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双选)
[? ]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材料一:
? 2010年冬,由于温度低,雨雪落地后结成薄冰,滨城的第一场大雪给城市交通和组织除雪都带来较大影响。全市共播撒融雪剂1570吨,在个别路段工人们甚至连续播撒了三四遍融雪剂。
材料二:
? 大连播撒的融雪剂是一种盐融剂,融雪剂撒过的周边土壤,一般含盐度比正常值高,氯离子、钠离子等的浓度也大大超标,每年大连都有树木或者草皮被融雪剂“毒死”的现象出现。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使用融雪剂除冰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盐融剂随雪水流淌或渗入地下,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②使附近地区土壤盐碱化;③盐融剂随水流入绿地及耕地,对植被产生危害;④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桥梁、高速公路、地下管道等)产生较大的腐蚀;⑤使车辆受到腐蚀。(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应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
B.以最多能供养多少人生存来确定
C.智力、技术条件不用考虑
D.只以本地资源的丰歉来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9分)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诸多因素促使人类社会以其特有的规律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图15是“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 据图文资料回答第(2)、(3)小题。

(2)举例说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的主要表现。(5分)
(3)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迁出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2)电子电器工业(或食品工业)(1分)在城市工业部门结构中的比重大,(2分)分布城市广。(2分)
(3)政策优势相对下降;(2分)劳动力成本提高;(2分)土地租金水平提高;(2分)环境污染加重。(2分)
本题解析:
(2)从“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可以看出城市重工业比重低,电子工业比重大,分布城市广,所以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的主要表现为电子电器工业在城市工业部门结构中的比重大,分布城市广。
(3)因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区位有不复存在,所以大量外资企业搬出,主要表现为:政策优势相对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租金水平提高;环境污染加重。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图表,熟悉工业的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
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xl00%。
小题1: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
A.胡同社区?B.新建商品房社区
C-单位社区? D.政策性住房社区
小题2: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
A.积极发展家庭轿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鼓励兴建职住分散型社区? D.加强车辆分类管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碳排放量应该来自机动出行。从机动出行概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机动出行概率越高,机动出行次数相对也较多,表中政策性住房社区总出行距离长,机动出行概率高,所以机动车碳排放量最多。故选D。
小题2:据上题分析,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就是要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次数。四项选项中与之有关的当然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