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3-06 02:26: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右图反映的信息中,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量增长速度快 B.所示内容表示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 C.我国工业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多 D.工业废弃物危害严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废弃物排放速度快,排放总量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和山西四个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表中☆号越多表示灾害强度越大.据此回答11一12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酸雨 B.乙代表水土流失 C.丙代表荒漠化 D.丁代表寒潮
| 小题2: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分布。 小题1:根据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分布;新疆最严重的乙应为荒漠化问题;重庆最严重的是酸雨,判断甲表示酸雨,则丁主要分布于山西、重庆,广东也较严重,判断为水土流失;故丙表示寒潮,故A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乙表示荒漠化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水资源不足,故合理利于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是有效治理措施,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题。
?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人的人口数量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E.①② F.②③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表格可知,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A是错误的;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大于从外省迁入的人口数量, B是错误的;由于还需要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故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并不一定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C是错误的;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D是正确的。 2.分析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均上升,故选②③。 考点:主要考查了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地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分析上海交通状况与节能减排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1)根据不同交通方式能耗比较可以看出,交通方式中能耗最高的是_______,能耗最低的是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交通能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方面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交通能耗比国际大城市高,你认为原因是:(至少写出三方面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政府倡导的节能减排精神,分析图文提供的信息,对上海交通节能减排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 ? 议。(至少写出三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小汽车;轨道列车 (2)小汽车拥有率越高,交通能耗越大(小汽车拥有率);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越发达,交通能耗 ? 越低(交通方式结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越好,交通能耗越低(交通管理水平)。 (3)小汽车拥有水平迅速增长;道路拥堵;汽车运行效率不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低;轨道交通发展滞 ? 后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扩大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模,形成轨道交通网络;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 提高道路运行水平,减少拥堵;加强科研,研制新型低能耗轿车,提高车辆性能;减少小汽车的空 ? 驶率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4分)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化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底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