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沙漠化”,口号是“莫使旱地变沙漠”,这个口号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度放牧
2、在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3、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材料一?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初夏连旱的局面。截至1月30日,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1755万亩,人、畜因旱饮水困难,城区供水困难,昆明、香格里拉等地近日连续发生山火
(1)据报道,2010年蔗糖、云南特产药材、普洱茶和深圳等地的花市价格上涨。试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4分)
(2)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对珠三角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3、单选题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4、单选题 关于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海城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成功预报经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世界地震科学史上,海城地震预报是第二次取得实效的成功预报
B.在世界地震科学史上,海城地震预报是第三次取得实效的成功预报
C.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大体可归纳为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和“专群”结合两个方面
D.地震预报成功的应验,大体可归纳为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和“专群”结合及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逐步开展三个方面
5、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读下表回答问题。

(1)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立即汇总各国地震监测网络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海啸预警。海啸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智利为什么多发地震?
(2)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