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2:57: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题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小题1:左图根据地质循环的过程,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判断丁为岩浆,故乙表示岩浆岩,形成巨蟒出山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小题2:该景观的形成为岩浆侵入地壳而形成侵入岩,之后经历外力作用而形成,故与④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E.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F.花岗 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G.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H.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故选C。 2.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解答本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的基础知识去理解,从而做到问题回归书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整为零。只有掌握了做每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A.B附近有三条断层,结果形成了A. 构造,B. 构造;(地堑或地垒) (2)从岩层形态上看,C是 构造,D是 构造;(向斜或背斜) (3)从地貌上看C.D均为地形倒置:C形成 , D形成 ;(山岭或山谷) (4)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构造;(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1)地垒、地堑 (2)向斜、背斜 (3)山岭、谷地 (4)D、C
本题解析: (1)读图,A.B附近有三条断层,结果形成了A地垒 构造,B地堑构造。 (2)从岩层形态上看,C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D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3)从地貌上看C.D均为地形倒置:C形成山岭,D形成谷地。 (4)背斜利于储油,向斜是储水构造。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D.,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C。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涡河发源于河南省,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入境,经涡阳、蒙城至怀远流入淮河。近年来,由于涡河上游水质污染加重,入境水质不佳,加之涡河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涡河,两岸又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雨水进入了涡河及其各级支流,污染程度加剧。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2分) (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② ,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此循环可使 水得到补充和更新。(4分) (3)甲地地形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4)指出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 (5)我市某学校高一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3分)
参考答案: (1)断层 背斜(2分) (2)水汽输送 ④ 海陆间循环 陆地水(4分) (3)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3分) (4)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岗前堆积。(3分) (5)河水污染现状及成因: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的变化等。(3点即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乙地的岩层发生措动位移,地质构造是断层,丁地的岩层弯曲变形,地质构造是背斜。 (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②是水汽输送。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节是④。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实现了海洋与陆地间的物质迁移,能量交换,属于海陆间循环。此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3)甲地地形是山地,是向斜山,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4)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岗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所以丙处是冲积扇或洪积扇地貌。 (5)研究“河水的自然净化”,应了解、掌握河水污染现状及成因。了解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的变化等内容。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水循环的类型,地貌类型及成因,水体自净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泥沙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水的速度。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侵蚀、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流速小于侵蚀速度便发生侵蚀 B.直径小的粉沙比直径大的粗沙容易被侵蚀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堆积 D.直径小的粉沙先堆积 2.下列现象不能用图示关系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长江上游的峡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