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①自然条件 ②交通条件 ③劳动力因素 ④产业化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农业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山东位于暖温带,暖温带水果主要有苹果、桃、枣等;江西位于亚热带地区,优势的水果是柑橘,安微砀山的优势水果是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因为苹果、梨、荔枝都不是江西的优势水果,排除A、C、D选项。
小题2:根据题目的要求,汇源集团在上述地区建设的是大型水果基地,所以需要一定的产业化基础和劳动力因素。符合水果种植自然条件的区域可能有很多,所以选择建立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条件,水果加工成属于原料指向性工业,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不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题目叙述及分析汇源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设大型水果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据了中国果汁源头的绝对优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10完成题。
图10
小题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春小麦
B.早稻
C.晚稻
D.冬小麦
小题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小题3:在K地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地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春小麦春种秋收,早稻春种秋收,A、B选项应排除;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无水稻种植,排除C选项;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夏初收获,符合本题所述条件。
小题2:读图可知,M地位于西藏自治区,该地的农作物生长时间较长,而影响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热量。
小题3:根据图示,K地收获冬小麦时约在7月中旬;而N地位于江淮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形成伏旱天气。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农作物的一般农时安排,并结合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和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概况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概况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主要区位条件是
A.农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
B.水利工程量大,水源丰富
C.单位面积产量高,地广人稀
D.机械化程度高,地形平坦开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该地区4-6月份播种,8-9月份收购,10月份贮存麦种、售卖。说明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为小麦,农作物一年一熟,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判断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该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地形平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劳动力丰富及水利工程量大为水稻种植业特点和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势较高
B.降水较少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小题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甲乙两地所在地区海拔高,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黄土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发育晚于同纬度其它地区,A对。该农作物能生长,说明有充足灌溉水源,降水不是主要原因,B错。作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技术落后,旱灾频发不是作物发育晚的主要原因,C、D错。
小题2:读图,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割和晾晒,A对。丙地位于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B错。有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劳动力不短缺,C错。根据图中所示信息,该作物应是小麦,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市场价格不会影响收割意愿,D错。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