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小题1:高档树的生产主要以鲜活的树为原料,故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小题2:低档圣诞树生产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从发达国家向我国的转移,主要是为了减低劳动力成本。
小题3:圣诞树生产从深圳转移到赣州,但对出口来说,由于运输距离增加,运费将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5-1分析回答。
图5-1
(1)农业生产投入还应包括___________投入,这是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投入,它包括动植物(或植物种子)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地形、___________等。
(3)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___________,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解放了___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___率。
(4)农业按产出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___农业。
参考答案:
(1)科技
(2)热量?光照?土壤
(3)增加?劳动力?劳动生产率
(4)自给?商品
本题解析: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所以本题该填技术投入。
(2)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土壤、水源、地形等。
(3)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农业按产出产品用途分类,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对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行记忆。农业的分类可以按照农业的生产对象,农业的投入,和产品的用途分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甜菜 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葡萄
B.①青稞②玉米③甜菜④哈密瓜
C.①燕麦②春小麦③苹果④棉花
D.①青稞②甜菜③甘蔗④棉花
小题2:图中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之处是( )
A.农业单产水平高,商品率高
B.都是小农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都很高
D.气候条件皆为雨热同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经纬度可知①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②我国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春小麦、甜菜等,③我们广东与广西交汇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甘蔗等,④我国塔里木盆地主要农作物是瓜果、棉花等。D对。
小题2:②农业类型主要为商品谷物,机械化程度、商品率高,③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产水平高,商品率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ABC错;②和③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作用。(4分)
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简述本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与昼夜温差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3)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渭北“旱腰带”)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渭河泥沙的沉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
(2)地形破碎,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降水少,变率大;蒸发强烈;植被覆盖度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
(3)大致相当?夏季光照条件好;高温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本题解析:
(1)渭河平原形成中的内外力表现和作用有: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渭河泥沙的沉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
(2)本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地形破碎,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降水少,变率大;蒸发强烈;植被覆盖度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
(3)根据图表分析: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渭北“旱腰带”)的水热系数情况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大致相当。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夏季光照条件好;高温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点评: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称为“亚洲的粮食”。下图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和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对劳动力需求大,符合的是丙,占62%。
小题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历史悠久。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