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该地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成著名的“鱼米之乡”,这说明:
A.区域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
B.区域发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有限
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D.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2、单选题 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据此完成12~13题。
小题1: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小题2: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应是
A.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B.冲积平原地区
C.多雨水的石灰岩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3、综合题 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比较日本和英国农业生产的差异及产生原因。

(1)日本和英国都属于岛屿国家,但日本位于________大陆东面,东临________洋,而英国则位于____
____大陆西侧,西临________洋。
(2)日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____________的特征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是日本的地形以
________为主,________面积狭小,限制了大型机械化的发展。
(3)英国终年受西风影响,气候____________,适合______的生长,所以________业发达。
(4)如要列表比较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异,应从哪些方面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据此回答1—3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2、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 ]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输水线中,靠近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分别是
[? ]
A.东线和中线
B.西线和东线
C.中线和西线
D.西线和中线
5、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中,主要聚居在热带地区的有?(?)
A.布依族、满族
B.傣族、黎族
C.藏族、壮族
D.朝鲜族、高山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