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A.昼长夜短,昼先变短,后变长 B.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 C.昼短夜长,昼先变短,后变长 D.昼短夜长,昼先变长,后变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纽约属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
小题2:三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间由材料可以知为6月11日至6月26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段时间内北京的昼夜变化是昼先变长,再变短;同时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因此是昼长夜短。
小题3:此时段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貌类型为( )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小题2】乙处( )
A.侵蚀作用明显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对。A 、B 、D错。
【小题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李家计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水不便。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南半球的极地投影示意,据此完成5~6题。
【小题1】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
B.3月~5月
C.6 月~8月
D.9月~11月
【小题2】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
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9月~11月。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假如北京为北极点且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右图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地球投影图。读图,完成问题。1.当极点变化后2.当极点变化后,甲地区所处的风带可能是
A.乙地的自转线速度变大
B.甲地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C.乙地的年平均气温变大
D.丙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变大
E.东北信风带
F.东南信风事业
G.西风带
H.极地东风带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地球自转导致,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甲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所以地球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选择B项。
2.根据纬度位置可知,甲是处于信风带。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O、P分别是MN、EF的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若某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该日
A.M点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在回归线
C.E、F两地的昼长相等
D.M、N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小题2:若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2°,则
A.O点的纬度是48?
B.F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
C.M点的纬度是21?
D.E点的纬度是21?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O、P分别是MN、EF的纬度最高点,即O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而P点为极点,M、N点均位于赤道上,当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最大值,即O点位于极圈时,表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上,则M、N点昼长相等,而E、F分布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故只有B项正确。
小题2:当0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2°,且O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故其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假设太阳直射点纬度为X,则O点的纬度为90°-X,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根据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1°,O点的纬度为69°,故E、F点的纬度均为21°。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半球晨昏线中点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太阳直射点纬度和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纬度之间的关系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理环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