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1 06:58: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8日14时许,我国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汇对接取得成功。宇航员在天宫内生活了10天,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工作。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读图及材料,完成问题
1.若远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视频的当地时间是2.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于上面右图中的3.在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8日1时 B.18日22点 C.17日22点 D.17日2点 E.A F.B G.C H.D I.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G.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苏州的白天越来越短 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高再变低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间为18日14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西侧16个时区,故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故计算得17日22时。 2.对接时间为6月18日,位于夏至日之前,根据公转轨道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B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故A位置最接近6月18日。 3.神州九号飞行期间为6月18日---6月29日,即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故公转速度逐渐减慢,A错误;飞行期间经过6月22日夏至日,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再向南移,B错误;6月22日,为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故苏州白昼先变长,再变短,C错误;6月18日---6月22日期间,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6月22日---6月29日则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已经区时(+)时差;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判断的基本方法;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位于晨昏圈上、且相隔90°,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丙点的地方时为: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 小题2:如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M点可能位于: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北半球的冬季,北极附近为极夜,南极附近为极昼,丙地地方时为0: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图示M点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0:00,则该地经度为150°E,所以M地位于太平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这一天在2.M地位于3.与晨光和昏影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大气过程是 A.春分日附近 B.劳动节附近 C.夏至日附近 D.冬至日附近 E.赤道地区 F.副热带地区 G.北极地区 H.南极地区 I.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G.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洛阳日出和日落地平线时间计算该日洛阳的昼长为12小时10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接近赤道,这一天最有可能是春分日或者秋分日附近,A项符合题意。 2.同理可计算M地的昼长为23小时,接近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半球会出现极昼现象,所以M地位于北极地区。 3.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使得太阳未出地平线,已现晨光,太阳已落地平线,仍留昏影,实际昼长时间长于理论上的昼长时间。B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大气的热力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a、b、c、d分别是地球表面上的四个地点,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地点的纬度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d—c—a—b B.b—a—c—d C.a—b—d—c D.c—d—b—a
|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d两地可能都在北半球
B.a、b两地可能都在北半球
C.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正午太阳高度角与自转线速度成正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所以c点纬度最低,a点纬度最高,排序正确的为a—b—d—c。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a点为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b点纬度比极点低,但是正午太阳高度为0°,两者不位于同一半球;若a点位于北半球,则d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可能都位于北半球;此日太阳不一定直射北回归线;d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c点线速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3年1月22日上午11点30分。回答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小题2:此时,伦敦(北纬51度30分,西经00度07分)的区时为
A.17点30分
B.3点30分
C.9点30分
D.21点30分
小题3:此时,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A.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B.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D.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小题4:未来两个月临河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A.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
B.昼长夜短,昼越来越短
C.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
D.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22日,地球公转应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小题2:11点30分,由于我们位于东8区,伦敦位于中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伦敦的区时为3点30分。
小题3:时为1月22日,而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最快,所以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4:1月22日未来2个月将到3月22日。也就是到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越来越长,到春分日昼夜等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①时区换算的步骤、方法。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以此归纳全球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