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顺时针、暖流 B.逆时针、寒流 C.逆时针、暖流 D.顺时针、寒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题意推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越往南白昼越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D正确。
小题2:联系M处的纬度特点及洋流分布模式可判断其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性质为寒流。
小题3:N地杆影最短,说明此时太阳直射N地,N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南半球为夏季,故M点此时日出东南。N点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N所在经线为150°E。故M点地方时应为14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最经常利用的能源之一,而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据此回答。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2.“北京时间”不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F.东八区区时
G.120°E 的地方时
H.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与地理纬度、大气厚度成反比。
2.“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指的是116°E的地方时。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