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19时 B.17时 C.18时 D.20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70°N日出为0时,结合昼长的公式(昼长=(12-日出)×2),推出70°N为极昼,故太阳直射北半球,可能为7月初,故A对;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故D错;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尼罗河进入汛期,C错。
【小题2】读图可知,甲地日出为7:00,根据昼长的公式(昼长=(12-日出)×2),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再结合昼长公式(昼长=(日落-12)×2),日落为17时,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材料一和表二、三,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太阳升落于地平面的方位随季节、纬度而异,日出、日落点偏角是指日出、日落点分别相对于正东和正西的偏角。
(l)据表二可归纳出同一地点不同日期的日出点和日落点偏角,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是: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都是偏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都是偏 ,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越 。(6分)
(2)据表三可归纳同一日期的不同纬度地点日出、日落点偏角的变化规律是:同一日期随纬度的增加,向北或向南偏角逐渐 ;春秋分两日,各纬度日出、日落点偏角均为 。(4分)
(3)湖北省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观测了该地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 OA 和正午的影子 OB 之间夹角∠ AOB 的变化情况,在 6 月份观测到∠ AOB的变化规律是 。( 4分)
参考答案:(1)北;南;大(6分) (2)增大;0。(4分)
(3)先变大再变小(2分);且夏至日最大(2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表示数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即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则北京的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均偏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即从秋分日到春分日时,则北京的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均偏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即夏至日和冬至日较其他节气相比,其偏角越大。(2)直接根据表三数据归纳,同一日期,纬度越高,则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越大。春秋分日,日出日落方向为正东和正西,即偏角为0°。(3)结合第(1)小题结论,同一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日出点和日落点的偏角最大,故在6月22日,∠ AOB最大,故在6月份应观测到∠ AOB先变大,在变小。
考点: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表格资源认真归纳分析即可解题,答案即完全在题干的信息中。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地球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2分)
(1)此图所示日期是 (写出月、日)前后。
(2)图中C点位于 (晨线或昏线)上。
(3)此刻A点地方时是 时,D点的昼长是 小时。
(4)此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 (近或远) 日点附近。
(5)图中A、B、c、D四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 从大到小排序为 。
参考答案:
(1)12月22日(或l2月21日) (2分)
(2)晨线 (2分)
(3)12 (2分)
12 (2分)
(4)近 (2分)
(5)ADBC (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分析可知,北极圈内完全极夜,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2)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及昼夜分布综合分析可知,C点位于晨线上;
(3)经计算可知,A点的地方时为12时,D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
(4)此日期接近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
(5)此日期,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 :太阳光照图判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
点评 :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10月23日,北京,重庆,广州,海口四地学生在当地正午时刻观测同一物体日影,按观测记载的日影由长到短依次是( )
A.海口-广州-重庆-北京
B.北京-重庆-广州-海口
C.北京-重庆-海口-广州
D.重庆-海口-广州-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因此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北京、重庆、广州、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长越短。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5°N,81°W)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8日2时28分
B.19日2时28分
C.17日2时28分
D.19日4时28分
【小题2】与火星相比,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复杂的地表形态和多样的土壤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D.强烈的地震和频繁的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美国东部时间为西五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此时北京时间=18日13时28分+13,为19日2时28分,B正确。
【小题2】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因此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正确。
考点:该题地方时的计算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