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一地点,两次观察到太阳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 两地到达极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二者的纬度相等但经度不同,因此二者的差别就是地方时不同。
【小题2】若 EO、FO 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因为这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因此0时的经线可能为 150°E(W),则北京时间可能是22 时或18 时;
【小题3】若 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 EP、FP 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P 点为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P 点的地方时为0 时,地理坐标为70°N、 90°W,E、F 两地的经度差要大于30°,因此二者的地方时差也要大于2 小时,由于二者 距P 点距离一致,因此二者纬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4)”,完成14~15题。
小题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小题2: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最合适营销的一组城市是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太阳辐射总量小,具体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附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销售。图中昆明、兰州和郑州的太阳辐射强。贵阳、重庆、成都不适合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中a为北极圈的一段,b为晨昏线,P点是晨昏线的中点。M、N两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M点经P点飞到N点,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先西北,后西南
D.先东北,后东南
【小题2】40°S附近海域出现的西风漂流,成因上主要是 (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为北极圈,地球呈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N位于M的西侧,并注意利于与北极点的距离关系可判断南北方向的运动方向;故飞机飞行方向是先西北,后西南。
【小题2】洋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西风漂流受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故属于风海流。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和洋流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利用与极点的距离关系判断南北方向,并能掌握全球主要洋流的成因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与B相比,线速度较大的是 ,此时B点的时间是 。
C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 ,B点的经度为 ,此时,地球上昨天占了全球的(几分之几) 。
(4)再过三个月,A地处在 (季节)。
(5)此日,C点的昼长是 小时。
参考答案:
(每空2分,共20分)
(1)6月22日, (23°26′N,45°W)
(2)A, 18:00, 00
(3)23时, 东经45度(或450E) , 7/8
(4)秋季
(5)18小时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日期是6月22日 前后, 太阳直射纬线是23°26′N,根据图中经度,可以判断正午12点的经线是45°W。可知直射点坐标。
(2)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A与B相比,A纬度低,所以线速度较大的是A, 此时B点所在经线过昏线与赤道交点,时间是18:00。C点位于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00。
(3)结合前面分析,45°W是正午12点,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是23时。根据图中的等份关系,可以判断B点的经度是东经45度,或45°E。 图中可以判断与正午12点相对的经线是0点,为一日期分界线,经度是135°E,向东到180°经线是今天,约占1/8,向西到180°经线是昨天,约占7/8。
(4)现在是夏季,再过3个月是秋季。
(5)读图可以判断,C点与昏线交点的经线时间是21时,即日落时间是21时,日落时间减正午时间12时,再乘以2,可以计算出昼长时间是18小时。
考点:日照图基本知识,直射点坐标,时间计算,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日期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