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东部地带面积占全国 16%,其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 40%,其原因是2.该图反映的我国目前人口问题及应对措施是
1.中国东部地带面积占全国 16%,其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 40%,其原因是2.该图反映的我国目前人口问题及应对措施是
A.综合资源条件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国土面积辽阔
D.经济发达
E.人口分布不平衡——顺应人口迁移潮流,加大迁移力度
F.人口总数增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G.城市化加速——限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H.老龄化严重——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参考答案:1. AD
2. 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解决此类题,需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我国东部地带虽然面积只占全国 16%,但地势平坦,水热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城市数量多,故人口最为稠密。
2.我国目前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基数太大,人口增长过快,解决此问题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次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又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原因。目前我国老龄人的养老主要靠自己子女来尽赡养义务,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强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完善养老机制。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但不能顺应人口迁移潮流,加大迁移力度,导致人口分布更加失衡。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许多城市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因此我国城市化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E.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F.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G.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H.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读懂图中数据,理解表中各个指标的地理含义。
1.“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平均就学年数高,老年人口比例重的国家,结合表中数据可知D正确。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国人口密度大,但人口数量不一定最多,还与面积有关;甲、乙两国老年人口数量不能具体确定,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也不能确定,丁国老年人口比例最高,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E.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F.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G.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H.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7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①和③。
2.关于图7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
A. 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不对。由图可知,美国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但在美国西海岸又有所回升。
B. 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因为②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气候严寒,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密切相关。
C. 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 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同时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本题也可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美国人口的移动方向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
 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2.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2.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心城区
B.东、北部郊区
C.西、南部郊区
D.不确定
E.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F.有利于减轻上海市的环境压力
G.有利于上海城市功能区的优化
H.有利于促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西、南部郊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主要分布在郊区,中心城区数量减少,有利于促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有利于上海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的依次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图中曲线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的依次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E.2020年后环境人口容量继续增大
F.2012年左右社会负担达到最大
G.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时增加
H.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抚养比提高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目前我国总人口约为13亿,今后人口还在缓慢增加,过了人口高峰后,人口总量会有所下降,得到①为我国总人口数量变化曲线;根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情况与总人口变化的情况基本一致,得到③是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曲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人口抚养比会增加,因此②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
2.此图并未表示出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A选项错误;从图中看2012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比较低,说明2012年左右我国的社会负担比较小,以后随着人口抚养比的提高,社会负担将不断加重,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并非同时增加,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劳动力总数下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总人口下降的速度。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