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B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小题1】图示1处为背斜,有良好的储油结构;2处为火山喷发,可能形成喷出岩,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3处为向斜结构,向斜储水,图示4处地势较低,可能形成沉积岩,沉积岩中可能形成化石,故选D项。
【小题2】图示1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地貌为山岭;图示3处中间岩层向上滑,表示地垒结构形成的块状山。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地地形及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据图说出乙地的地质构造是___ ___,简要说明你判定的依据。(3分)
(2) 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地和丙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7分)
(1)(褶皱)向斜(1分) 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方向:岩层向下弯曲。(2分,两点都有,才得满分)
(2)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2分)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
(2)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在向斜处修隧道,也会破坏向斜结构,容易坍塌;丙地为断层,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_____板块上;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________板块上。(要求填写板块的名称,不能写符号)
(2)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要求填写板块的名称,不能写符号)
(3)我国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_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的活跃地带。(要求填写板块的名称,不能写符号)
参考答案:(1)太平洋?印度洋?印度洋
(2)亚欧?印度洋
(3)太平洋?亚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分布。(1)直接从板块的分布图上可知,注意要求。(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边界。(3)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1)?从地质上看,A处为________构造,C处为________构造,D处为________构造。
(2)?C.D两处构造中可能形成泉水的是______处。
(3) 从地貌上看,D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
(4) 地貌上看,C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
参考答案:(1)断层?向斜?背斜
(2) D
(3) 谷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受侵蚀而成谷地(2分)
(4) 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岩层紧实,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岭(2分)
本题解析:(1)图示A处岩层断裂,故判断为断层;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D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2)图示D处为谷地,且含水层出露地表,故可能形成泉水。(3)D处中间低,判断为谷地,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4)C处中间高,两边低,判断为山岭,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的一般规律和构造地貌的成因分析,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分析。本题还可结合地质构造对地质科考的影响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