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固态的岩石组成,不会是岩浆来源,B错。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也没有熔融状态的岩浆存在,A错。地震、火山活动是岩石圈中的岩层发生断裂、措动,不会涉及到地核部分。C错。软流层与岩石圈相接,岩石圈出现裂缝,导致软流层的熔融态的物质涌出,形成火山。所以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D对。
【小题2】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所以在轮船上只能感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到左右摇晃。C对。A、B、D错。
【小题3】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在陆地部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33千米。在大洋中,大洋地壳比较薄,平均约6千米。所以陆地上海拔越高的地方,地壳厚度也就越大,选项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所以A对。B、C、D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地壳厚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可能形成?
①高峻的山脉?②巨大的裂谷?③深邃的海沟?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可能形成的是高峻的山脉、深邃的海沟;海洋、巨大的裂谷是因为板块的拉张形成的。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①地壳陷落、②熔岩阻塞、③冰川侵蚀、④海底抬升、⑤河床阻塞
[? ]
A、①和②
B、③和⑤
C、①和③
D、②和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温和多雨? B ①河下游河水水位高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小题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
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及板块运动。
小题1: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南半球该季节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此季节,北半球地中海沿岸的河流处于丰水期;印度半岛刮东北风;上海昼短夜长,日落时间早;开普敦正值夏季,炎热干燥。
小题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面积在缩小;③海域是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甲图中②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形成的;澳大利亚大陆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仙女木是分布在北半球温带 高山及寒带地区的植物,在北欧的地层中先后发现仙女木的残骸。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该事件之后气候变暖。左下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右下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回答1—3题。
1、仙女术的残骸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层?
[?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都有可能
2、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不一致
B、近2万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