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A.甲河流域地形较平坦,故河流多年平均侵蚀量小 B.乙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故河流含沙量相对大 C.丙河流域降水非常丰富,故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大 D.丁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好,故多年平均侵蚀量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 m3/a)”。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计算出A、B、C、D四地虚拟水资源流动量分别是:26.0、19.2、142.7、144.4,故D地区的流动量最大。
小题2:图示D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西欧气候并不干旱,故A选项错误;C地区位于东亚、东南亚地区,农产品产量很大,故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虚拟水资源并不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故D选项错。由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的需水量不同,故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更合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C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图示的数值流动和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分析。对于此类试题,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长江流域一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B.航道深度增加,湖泊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入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长江流域的一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 、湖水流向有关。
小题2: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因此A、B有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采用,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① ②
③ ⑤
⑥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 和 。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太阳辐射、风力) 。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 (环节名称)来改 91exam .org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参考答案:
(1)水汽输送 降水 水汽蒸发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蒸发 降水
(3)海陆间
(4)太阳辐射
(5)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①水汽输送、②降水、
③水汽蒸发 、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
(2)三种水循环指的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共同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3)海陆间大循环,可以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
(4)水循环的动力是通过太阳辐射,形成水汽蒸发,输送,所以动力是太阳辐射。
(5)人类通过修水库,河道等措施,改变地表径流,进而改变空间分布。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