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降雨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图题。
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E.S1
F.S2
G.S3
H.S4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和材料的描述可知,等流时线数值越大,降水汇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越长;等流时线数值越小,离河口越近,由此判断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
2.根据图示和题干信息,等流速线越密集表示流速越慢,则地形越平坦,图示S4区域等值线最密集,地形最平坦。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和河流特征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信息,结合等流速线的数值大小与河口距离之间的关系,等流速线的密度与流速即地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能从题干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图(西部临海)。

材料二:下表为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农作物类型
| 生长习性
|
甜菜
| 喜温凉,主要分布于中温带
|
水稻
| 喜水热,主要分布于季风区
|
葡萄
|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
|
棉花
|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
(1)如果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地形造成的,则该区域为 (南或北)半球。(1分)
(2)请简要分析图中L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每个要点1分)
(3)根据材料二,如果要在该区域南部开阔平地发展种植业,请你为当地农民从表中选择一种农作物,并分析该农业类型在此地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参考答案:
(1)南
(2)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于冬季;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落差小,水流平缓。
(3)农作物:葡萄或棉花。有利自然条件: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靠近灌溉水源。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等温线受山地的影响,向北凸出,为南半球;该地区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该地区地处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流量少,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冬半年,且无结冰期;落差小。
据资料可知该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河流,适合发展葡萄种植。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河流水文特征和农业发展自然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左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下列各题。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E.③④
F.④⑤
G.⑤⑥
H.③⑥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MN剖面线在M点海拔约560米,在N点约580米,中间经过的最低点海拔低于530米,所以甲是MN剖面线。同理判断出乙是PQ剖面线。①水库到自来水厂之间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工程费用大,且有些地段地势升高,不易做到自流引水,②水库到水厂之间坡度平缓,且之间没有高地,容易实现自流引水,所以应选择②水库。选项C对。A、B、D错。
2.③处地形平坦开阔,没有山脉阻挡阳光,光照充足,适宜建温室。⑥处位于过村落的河流下游,地势较低,有利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汇集、处理,减少对下游其它地区的水污染,保护环境。D对。④处地势低,影响光照,面积较小,北侧山坡坡度较大,对玻璃温室不安全。位于过村落的河流上游,不方便收集、处理污水。⑤南面山地影响太阳光照条件,地势较高,不方便污水的汇集处理。所以A、B、C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表1: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5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8.0
|
降水量(mm)
| 16
| 17
| 31
| 74
| 118
| 148
| 177
| 139
| 141
| 84
| 39
| 18
|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4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5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丘陵; 鞍部(4分)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5分)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6分)
本题解析:
(1)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为丘陵。甲地地形为鞍部。
(2)根据表格数值,最冷月气温大于零度,所以说冬季温和。夏季气温在25度以上,说明夏季高温,四季的气温、降水差异较大,说明四季分明。
(3)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冬春可能遭遇寒潮或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该地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区域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下面几题。
1.图示区域位于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E.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F.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G.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H.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I.风力侵蚀作用
G.冰川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火山喷发作用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本题解析:1.图中区域整体海拔介于l 000米和2 000米之间。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排除AB。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高原,而图中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故为云贵高原。
2.A项描述的是江南丘陵;B项描述的是泰山;D项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C项表述的是山环水绕的喀斯特景观。
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