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湿地数量增加 B.湿地数量减少 C.湿地质量下降 D.基本没有变化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原因。沼泽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水、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下渗等方面分析,故与⑤⑥关系不大。故选择C项。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故选择B项。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少。故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在太空发电效率高主要原因是
A.激光能量集中
B.不受大气的影响
C.距离太阳近
D.发电站规模不受空间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太空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不是激光能,A错。在太空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影响,太阳能发电效率高,B对。与日地距离相比,太空电站的高度可以忽略,而且地球在不断自转,太空电站轨道是相对静止状态,有近日时,也有远日时,C错。太空电站规模大小与发电效率高没有必然联系。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阅读我国土地荒漠化统计资料(下表),完成1—2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沙尘暴频发
2、“三北”防护林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吸烟除尘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空气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13分)
材料一? 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区”)。如何利用“综改区”的“先行先试”权,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完成依赖于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成为山西“十二五”的战略重点。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
(1) 山西省利用本区?、?等资源优势,围绕?开采,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纬度较高的两条运煤铁路干线从北往南依次是??和??。
(3) 说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资源优势条件。?
(4)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请你为产业结构调整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
(1)铁?铝?煤炭?煤炭—焦炭—化工(4分)
(2)大秦线?神黄线(2分)
(3)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5分)
(4) 一方面,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图示产业链回答问题。山西省利用本区铁、铝等资源优势,围绕煤炭开采,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煤炭—焦炭—化工。
(2)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铁路线有大秦线和神黄线,大秦线在北部。
(3)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4)区域发展获得再生的措施有: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加大科研投入。一方面,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