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河流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图。据此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泥沙产生量的对比关系可以推理出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结合材料可知: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植被覆盖率;所以可推理出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率与降水状况关系密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小题2: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小题3: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图示可知,该区位于沙漠,气候干旱,而土地荒漠化是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故选B。
小题2:图中30年前和现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森林面积减少,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故选A。
小题3: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森林资源的意义,但在本题中荒漠化的发展是森林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的形成的,故选C。
点评:本题组通过“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考查了土地荒漠化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原因,森林在荒漠化过程中的起到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产生的后果主要是
[? ]
A.航道断航现象消失
B.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区降水量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