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8时 B.10时 C.18时 D.22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若新一天范围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 90°W为0点经线,①地位于45°E(东三区),区时为9时,B正确。
【小题2】图中北印度洋洋流流向逆时针,可知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应昼长夜短,若图中虚线为晨昏线,应为昏线,赤道与昏线交点位于60°E线上,则60°E地方时为18点,北京时间为22点,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更替
【小题2】图示季节内,P地( )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对着灯光的是昼,背着灯光的是夜。拨动地球仪转动,相当于地球自转运动,可以演示出昼夜交替现象,D对。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不能演示出,A、B、C错。
【小题2】图示季节内,北半球有极夜现象,南半球有极昼现象,P地位于南半球,不可能有东北信风,A错。此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B对。当地时间6时后日出,C错。此日过后白昼变短,D错。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征,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5月某日四个城市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四地中:
A.①位于中国,纬度为30°N
B.②位于杭州的西北
C.③位于极圈内,东南风盛行
D.④位于南美洲,西北风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四地昼长、所在半球、当地经度等。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地区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图中1地,昼长13小时,位于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为75°,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故从位于120°E上。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到北回归线(24°N),耗时3个月,即每月约8°,每周约2°。5月1日至31日直射点应位于10°N—18°N之间。故1地纬度介于25°N—33°N之间。故1地位于我国,纬度有可能为30°N,A可能正确。2地与1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但昼长小于12小时,故地位于南半球,位于杭州以南,B错。3地昼长达到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位于北极圈以内,当地盛行东北风,C错。4地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当地位于120°E东侧,两地经度相差90°,故4地经度为150°W,南美洲经度介于40°W—80°W之间,故D错。综合分析,A正确。
考点:昼长计算、经度计算、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下列四个地区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