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 C.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沈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在P 点看北极星高度为 70°”可知,P点位于70°N,O点为北极点,此时为极昼,太阳直射北纬20°N;根据“图中 OA、OB 为日期界线”且A点为45°,可知此时A点为45°E,且地方时为0点,则12点所在的经线为135°W.
【小题2】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长;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沈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物影变短。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014年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期间
A.我国各地白昼增长黑夜缩短
B.阿根廷热带草原草木茂盛
C.希腊沿海处于高温多雨时期
D.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2】习主席此次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A.希腊罗德岛与北京纬度接近,自然带类型相同
B.巴西暖流与古巴沿岸洋流性质相同,流向相反
C.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盛产乳肉产品和甘蔗
D.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口均集中分布于平原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时间是7月13日-2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我国各地白昼缩短,黑夜增长,A错。阿根廷位于南半球,正值干季,热带草原草木枯黄,B错。希腊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C错。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对。
【小题2】读图,希腊罗德岛与北京纬度接近,但自然带类型不同,A错。巴西暖流与古巴沿岸洋流性质相同,流向相反,B对。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盛产乳肉产品,但阿根廷不盛产甘蔗,C错。阿根廷的人口均集中分布于平原区,巴西人口主要在高原区,D错。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征,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①③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②④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即可判断,注意偏向分析需要以面对运动方向为前提。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