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降水量多 B.地壳上升运动 C.河流含沙量小 D.气温年变化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可知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根据河流流向可知,①③处侵蚀作用强,②④处可能有泥沙沉积;河流弯曲处,易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图中②④位于凸岸,易发生泥沙堆积。
【小题2】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河口三角洲发育较慢。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盐度是指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决定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陆地径流及本区海水与外部海水的交换情况。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图(下图)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1)依据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红海盐度高的自然原因。(4分)
东非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2)说明东非裂谷的形成原因。(2分)
(3)说出尼罗河沿岸A至B所经过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
参考答案:
(1)(4分)
地处副热带海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1分)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1分)
陆地河流汇入很少(或无径流汇入);(1分)
海区相对封闭,与外部海水交换不畅;(1分)
(2)(2分)
地处板块张裂地带(或地壳断裂地带)(1分);
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或下陷形成地堑)(1分)
(3)(4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3分)
纬度地带性(1分)
本题解析:
(1)海水盐都高低主要受蒸发量、降水量的影响,海洋边缘地区的盐都还和陆地径流量有关。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区,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周边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陆地河流少,径流汇入很少(或无径流汇入);海区相对封闭,与外部海水交换不畅。
(2)东非裂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边界,属张裂地带,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裂谷。
(3)尼罗河沿岸由A到B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别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和热带草原带,这种分异的形成基础是随着纬度变化而出现的热量变化,因此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考点:海水的盐度、地貌成因、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小题2】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少
D.风沙较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牛轭湖形成初期,河流沿河曲摆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甲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河岸不会崩塌,A错;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因侵蚀强烈,河岸可能出现崩塌,B错;当河曲越来越弯,水量增加时河流便截弯取直(如图③),河流从截弯取直处流动,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如图④);丙处不可能出现滑坡,D错,C正确。
【小题2】牛轭湖多发在地势平坦地区,有明显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故选B正确。
考点:牛轭湖成因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牛轭湖分布主要地形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导因素形成的地貌有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风蚀城堡?
D、山前冲积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的哪个过程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B类岩石中形成的岩石中往往具有层理构造
B、A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
C、⑤⑦⑧是重熔再生作用
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