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17 17:38: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10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举行。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径新疆、甘肃、宁夏等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跨14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西气东输二线与同期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衔接,二线全线预计将于2011年底全面建成通气。 材料三:西气东输三线干线管道将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共8个地区。 (1)说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点的气候特点。?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遇到的自然障碍有哪些? (3)图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提示:sin45°≈0.71)? A.1 300 km B.1 800 km C.1 000 km D.2 100 km
| (4)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对中国的意义。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1—12题
 小题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关于该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3、综合题 (11分)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表4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0~14岁比重
| 15~64岁比重
| 65岁以上比重
|
2000
| 518.15
| 26.62%
| 69.05%
| 4.33%
|
2010
| 562.67
| 20.92%
| 72.78%
| 6.30%
|
?
(1)描述图12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下面图8四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1)简述材料二中区域河流特征。(5分)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6分)
(3)简述福建省最突出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10分)
(4)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分)
(5)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9分)
5、单选题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A.春小麦、大豆、玉米
B.春小麦、水稻、棉花
C.冬小麦、玉米、大豆
D.冬小麦、大豆、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