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1—12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1分)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表4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0~14岁比重 | 15~64岁比重 | 65岁以上比重 |
2000 | 518.15 | 26.62% | 69.05% | 4.33% |
2010 | 562.67 | 20.92% | 72.78% | 6.30% |
参考答案:(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1分),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1分)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3分)
(3)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1分);科技发展水平较高。(1分)
(4)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适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答出两点即可,2分)
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1分);不利:就业压力加大。(1分)
本题解析:从图12中可以看出,该地积温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主要由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歌谣反映了西宁地区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科技发展水平比其他地区高。表中数值反映了青海省的少儿比重下降,劳动力适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下面图8四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1)简述材料二中区域河流特征。(5分)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6分)
(3)简述福建省最突出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10分)
(4)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分)
(5)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9分)
参考答案:
(1)中小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外流河、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夏季,含沙量小,无结冰期。(5分)
(2)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6分)
(3)台风和水土流失 (6分)?建立预警制度,加强防灾救灾措施?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 加强综合整治 走立体农业发展模式?(4分)?
(4)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6分)?
(5)①与港澳台邻近,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
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三角,有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
③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
④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⑤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A.春小麦、大豆、玉米
B.春小麦、水稻、棉花
C.冬小麦、玉米、大豆
D.冬小麦、大豆、甜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