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17:42: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全球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 A.赤道多雨带 B.副热带少雨带 C.温带多雨带 D.极地少雨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降水量的分布。极地由于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且气候寒冷,空气中的水汽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读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回答9-10题
 小题1:对阿拉斯加州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阿拉斯加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比美国本土其它地区大 B.南部沿海地区气候相对温暖 C.一年中,阿拉斯加州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D.阿拉斯加州的森林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平均上升,阿拉斯加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河流冰期消失 B.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 C.冻土带减少,森林带北移 D.林业和种植业的规模缩小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小题1:阿拉斯加虽资源丰富,但纬度较高,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比美国本土其它地区小很多。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低,且有暖流经过,气候相对温暖。阿拉斯加州北部位于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在阿拉斯加州不能生长。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平均上升,阿拉斯加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冻土带减少,森林带北移,河流冰期变短,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上升,林业和种植业的规模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14分) 材料一? 2009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多的五个国家的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图。
 材料二?五个国家的人口、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2009年)。
 材料三? 1993—2009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
 (1)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 ? ;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 ? 林 (4分) (2)自?年以后,我国原木进口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东北、西南林区加强了对?的保护工作。(4分) (3) 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和???。(4分) (4)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5分) (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美国?亚寒带针叶林(或针叶林)(2分) (2)1997 (或1998)?天然林(或森林)(2分) (3)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4分) (4)①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②保护本国森林资源;③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3分) (5)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开发木材替代品;④从国外进口木材。(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从图中五个国家的原木的自给率不难看出,美国虽然对原木的消费总量最大,但其原木的自给率还是最高的,可以高达99%。而我国的原木进口主工是来自俄罗斯,其森林类型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第(2)题从材料二的图上也可以看从1998年以后,我国的原木的生产量明显小于我国的原木的消费量,这可能与实施对东北、西南等天然林区的保护有较大的关系 第(3)题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势必造成其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功能下降,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在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同时,还可能造成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第(4)题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本身对木材的需求量大;二是出于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需要;三也可能是本国的木材的品种过分的单一等等。 第(5)题为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可以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等一系列措施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解读,结合必修3中所学过的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相关知识即可完成,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等难度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美湿润的气流主要来自于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收到高山的阻挡不能深入。而东部低缓山地对大西洋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A城市气候资料
 (1)简述甲国地形特征及其对该国农业发展的影响。(14分) (2)描述A城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3)乙地河流上游国家分别建设水电站进行了梯级开发,乙地所在国家还建设了大量引水工程。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可以对图中乙地河流水资源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4分)。
参考答案:(1)该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北部与西部湖泊与海洋(海湾)沿岸(1分),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中东部为高原(1分),地势西部、北部高,中东部低(1分)。 对农业的影响:该国地形多样,农业生产类型多样(2分)。沿海平原面积狭小,但地势低平,且处迎风坡,降水较多,适合发展种植业(2分);西部与北部山地区海拔高,阻挡了来自里海、印度洋的水汽(2分),使中部高原干旱少雨,形成大面积的草原和荒漠,使畜牧业成为该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2分);西部与北部山地区在不同海拔形成类型多样的非地带性山地草场,发展畜牧业(2分)。 (2)特征:夏季炎热,冬季低温,气温年较差大(2分),冬季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小(小于200mm) (2分)。 原因:地处中纬度的高原,夏季太阳高度大,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2分);冬季太阳高度小,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但北方有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低温而不寒冷(2分)。西部与北部山地区海拔高,阻挡了来自里海、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少(2分)。 (3)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甲地地形特征。甲地位于伊朗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北部与西部湖泊与海洋(海湾)沿岸,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中东部为高原,地势西部、北部高,中东部低。对农业的影响:该国地形多样,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沿海平原面积狭小,但地势低平,且处迎风坡,降水较多,适合发展种植业;西部与北部山地区海拔高,阻挡了来自里海、印度洋的水汽,使中部高原干旱少雨,形成大面积的草原和荒漠,使畜牧业成为该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西部与北部山地区在不同海拔形成类型多样的非地带性山地草场,发展畜牧业。 (2)根据A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气候特征,需要注意气温是用柱状图表示,降水使用曲线图表示。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冬季低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小(小于200mm)。原因:地处中纬度的高原,夏季太阳高度大,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冬季太阳高度小,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但北方有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低温而不寒冷。西部与北部山地区海拔高,阻挡了来自里海、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少(2分)。 (3)河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流域内的综合开发。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点评:本试题难度较大,根据等高线判读地形,信息量大,容易回答不完整。气候资料图要注意认真读图。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