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4分)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2)(3分)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3)(3分)从表中可看出,这段时间里,我国的降水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珠江/长江)流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说明我国夏季气候资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2分)?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低(2分)
(2)地形:a村地处山地,b镇地处平原,有利于城镇建设 (1分)
河流:b镇靠近河流,有利于提供水源,发展水运(1分)
资源:b镇有矿产资源,有利于城镇发展(1分)
(3)长江(1分)
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在江淮之间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2分)
(4)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2分)?降水地区分配不均,易引起旱涝灾害。(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1)山区公路应避开陡坡,呈“之”字型延伸,减缓道路坡度。(2)影响图示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从地形、河流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3)结合右图资料反映,上海、武汉多雨,即雨区主要位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6月下旬多阴雨天气,为梅雨,从梅雨的成因角度分析。(4)气候资源主要体现在气温(热量)和降水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终点城市是
A.武汉
B.扬州
C.北京
D.上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西气东输的路线。
西气东输工程起自新疆的轮南油田,终点是上海。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两国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共20分)

(1)简述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甲图所在的大洲有世界最大的沙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国的长绒棉生产和乙国的热带种植园农业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农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4)试分析与①河相比,②河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两国人口地区分布都极不平衡,甲国人口90%以上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
原和三角洲地区,乙国人口90%以上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带。(4分)
(2))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域宽广;西海岸有加纳利寒流的减湿作用;北部与亚
欧大陆相联系使东北信风从大陆上吹来干燥气流;地形较单一,地势高差较小。?(4分)
(3)大部分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丰
富;交通运输较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大力支持。(6分)
(4)②所在地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故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流域
内植被覆盖好,含沙量小。?(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结合两国的轮廓判断,甲表示埃及;乙表示巴西。
(1)埃及由于地处干旱地区,故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巴西受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气候影响,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2)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主要由于地处副热带地区,终年在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下,
且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北部大陆相连,使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3)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
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4)①为尼罗河,大部分流经干旱(沙漠)地区,上游流经热带草原地区,是主要的水源
补给;故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大;②表示亚马逊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
气候,故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5年7月,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泛珠三角(简称“9+2”)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泛珠三角”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5-17题。
小题1: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A.交通状况的改善
B.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的流动
D.西电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