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17:57: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500人以上的是 A.四川 B.江苏 C.新疆 D.广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江苏和宁夏两省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省(自治区)
| 人均 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产 用水量 (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 均用水量 (m3/亩?年)
| 万元GDP 用水量 (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0
| 1750
| 1352
| 4000
| 小题1:表中数据表明?(?) A.宁夏用水总量超过江苏 B.江苏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约为宁夏的10倍多 C.宁夏万元GDP用水量是江苏的8倍 D.两省区生活用水比重均大于生产用水比重
| 小题2:宁夏人均用水超过江苏的主要原因是?(?) A.宁夏临黄河,水源充足 B.宁夏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 C.宁夏人口密度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D.两省区产业结构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表A?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表B?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8分) (2)说明西电东送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影响。(6分)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8分)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2分),重庆最冷月(或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1分),武汉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1分)。 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2分),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2分)。 (2) (6分)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 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3)(4分)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读表格分析,因为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由于周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入侵,所以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重庆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武汉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 (2)西电东送是将西部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区,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所以对调出区来说,可以推动西部能源调出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入区来说,可以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电是没有污染的能源,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江汉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6月份的梅雨天气,7月份的伏旱天气先后影响该地,加上夏秋季节台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以塔里木盆地某点(O)为中心,向a、b、c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上图判断图中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 b——② c——③ B.a——② b——③ c——① C.a——① b——③ c——② D.a——③ b——② c——①
|
小题2:关于a、b、c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a线沿途资源丰富,矿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
B.b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有热量充足,年较差大
C.c线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
D.a、b、c三条线路中河湖都以内流为主,水源不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 向a是天山山地,所以对应②,向b经过帕米尔高原且b位于平原,对应③,向c经过青藏高原,海拔高,对应①,B正确。
小题2:a线沿途气候干旱,工业城市稀少,A错误;b线地球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是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B错误;c线地区多高山大川,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岩石破碎,地质条件脆弱,地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暴雨,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C正确;c线河湖以外流为主,水源充足,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提出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是
A.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B.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支流众多
小题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有
A.钢铁工业
B.有色冶金
C.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工业
D.甜菜种植和制糖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河流落差,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
小题2: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