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17 18:09: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小题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湖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即以地形为指标划分区域,A项正确。 小题2:图示乙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丁位于渤海湾,由于沿岸大量污水排入,导致海洋污染严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划分依据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参考答案:1、CD 2、AB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04年曾出现野猪伤人、野猪进城的事件,野猪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猪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猪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近年来野猪大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森林覆盖率提高,为野猪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图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和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包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江底日见其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4)根据材料二,用现代地理的理论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参考答案: (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 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 水产业(航运)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4)河流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地区淤积,河湖变浅,水位抬高。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洞庭湖面积在逐渐减少。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2)本题考查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3)本题考查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措施。 (4)本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A.滥采矿产 B.滥垦耕地 C.滥伐森林 D.过度放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