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中间图反映左图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右图反映左图对应的湖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_;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右图a、b中的________,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由南向北流?背斜
(2)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3)a?逆流航行
(4)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四川省东部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鱼塘台田农业生产
C.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D.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天然橡胶不适合在本区生产,该地区经济、技术落后,暂时不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应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这些地区主要为山区,在山间修筑鱼塘,可灌溉和养殖,山麓种水稻,低坡地种果树,山上种树,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立体生产模式。鱼塘台田农业为黄淮海平原发展的农业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业大量迁往内地,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香港制造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② ?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流水侵蚀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问题。1.加剧黄土高原流水侵蚀的主要人为原因是2.减缓黄土高原流水侵蚀的根本措施是3.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长期毁林开荒
D.居民开挖窑洞
E.平整土地
F.修筑梯田
G.打坝淤地
H.造林种草
I.人口可持续发展
G.生态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故C项正确。
2.结合上题分析,植被的破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故治理的根本措施应从恢复植被入手。
3.结合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主要手段;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并结合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治理措施。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