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珠穆朗玛峰高程由原来的8848.13到现在的8844.43米,比原来“变低”了3.7米,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从而导致“岩升雪降”
B.1979年测量时的技术较为落后,数据不精确
C.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珠穆朗玛峰正处于下沉阶段
D.两次测量对峰顶冰雪等覆盖物的减除数值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项。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于上升运动过程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________(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可以说明哪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3)下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生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它给人类的启示是: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3)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使干旱地区更干旱,因此,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关联。说明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起加剧作用。
本题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揭示的地理规律是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E.①③
F.①②
G.②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故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则利于糖分积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对农业生成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其地理规律,并掌握干旱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虚线表示某次汽车拉力赛线路,读图完成题。
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2.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E.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F.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G.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H.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区域位于大陆的西岸,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0°—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和洋流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汽车拉力赛线路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判断气候类型、自然带和沿岸的洋流及对气候的影响,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世界某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图例1和图例2所示的植被类型都是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