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上海为东八区,所以比东二区早6小时,上海的时间为11日20:00加上6小时,为12日2点,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图中是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俯视图,地球自转风向呈顺时针,故可以很容易得出B选项正确。
【小题1】由于图中地球位于近日附近,因而南极地区是出现极昼,故R的的地方时为0时,则计算P点的时间不到6时;由于R点位于Q点的西南,故Q点地方时比较R点晚。
【小题1】图中地球位于近日附近(1月处),晨昏线与70°S纬线圈相切,因而70°S纬线圈上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因而北京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而石家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没有达一年中最小值。
【小题1】图示季节,太阳直射20°S,为北半球冬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小题1】以下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小题2】熄灯当天,四城市中黑夜最长与最短的分别是( )
A.悉尼和上海
B.悉尼和巴黎
C.圣保罗和上海
D.圣保罗和巴黎
【小题3】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B.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C.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D.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地球一小时”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故结合地方时早晚的基本规律:越往东地方时越高,东十二区区时最早,故B项正确。
【小题2】该日为3月2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黑夜最长的城市为最南面的城市;黑夜最短的城市为位于最北面的城市。
【小题3】“地球一小时”的直接目的是提倡节约能源,而大量使用矿物能源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故节约能源是为了缓解全球变暖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差异、昼夜长短分布和全球气候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地方时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和全球环境问题等基本知识内容,注意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中四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某日(同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小题。
【小题1】四地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b、a、c、d
D.d、c、a、b
【小题2】此日四地中白昼最短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3】关于这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都位于北半球
B.a地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C.c地每年有半年极昼
D.d地的极昼天数大于极夜天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d曲线终日太阳不落,应该位于极点,纬度最高;c曲线对应昼长为24小时,应该位于极圈上;a曲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应该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应该为回归线;b曲线昼长为12小时,应该位于赤道上。
【小题2】由图可知,只有b地的昼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均大于12个小时。
【小题3】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上,其余三地位于同一半球,可能同为北半球,也可能同为南半球;a地位于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c地位于极圈,每年有一天极昼现象;d地虽然在极点,要知道南半球才能判断极昼天数和极夜天数的大小。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周练变式题)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S纬线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该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90°W,15°N)
B.B地出现极昼现象
C.C地经度为90°W
D.此时,D地昼长夜短
【小题2】此时,全球日期较新的一天约占全球面积的(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当北京时间2时,正午12点的经线是90°W,图中A点太阳高度是90°,且15°S经过A点,所以直射纬线是15°S,A错。太阳直射在在南半球,B点距A点90°,且在北面,应是北纬75°,出现极夜现象,B错。A是15°S,可以判断出C与A不在同一经线上,是相对的两条经线,90°E,C错。D与A同位于南纬15°纬线上,是夏半年,昼长夜短,D对。
【小题2】北京时间是2时,所以东六区是0时。另一个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所以位于新一天的时区是东六区的中央经线90°E到180°,只有90°,占全球面积的四分之一,D对。
考点:日照图判读,太阳高度,直射点坐标,日期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城市的区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