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受电灯照亮的一半和暗的一半不断交替,会演示昼夜更替;同时,不同经线因光照时间不同,不同经线的地方规定不同的地方时,出现了地方时的差异。故选C。
【小题2】P地位于由夜变昼的晨昏线上,属于晨线;因昼长夜短,所以6时以前日出。故选A,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左图NA、NB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MN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AB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右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左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小题2】若树的影子为NA时,北京时间为1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东向西流
B.该地位于长白山区
C.该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D.该地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NA、NB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MN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可判断3α和α分别是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3α=90°-(当地纬度-23°26′),α=90°-(当地纬度+23°26′);由此可算出当地纬度为43°08′N;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物体正午时影子一定指向正北方;已知AB与河流PQ正好垂直,则PQ指示东西方向,P在西、Q在东;由河流径流量图示可看出,P点流量变化大,而Q点流量变化小,PQ两点间的湖泊对河流干流流量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以下流量变化减小,由此可判断河流由P流向Q,即河流自西向东流。
【小题2】若树的影子为NA时,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自西向东流,A错;该地43°08′N此时北京时间为11:20,当地应在120°E以东,经度应是130°E,可能位于长白山区,景观以森林为主,B正确、D错;该季节是南极极夜期,不利于科考,C错。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小题1】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小题2】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正午太阳的方向可知三地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纬度越低;根据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③②①。故选C。
【小题2】因三地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所以冬至日纬度越高昼越长,其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③②①,那么昼长的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①②③。故选A。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上游河段两岸四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图示中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②③④为凹岸,①为凸岸,排除A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排除C项,因④位于②河段之上,侵蚀比②严重,所以选D正确。
考点:河流侵蚀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而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是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属于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太阳活动无关。选择A项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城市的区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