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正北升起,正南落下 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北京时间12点时,正好是正午,说明该地经度是120°E。24小时太阳不落,说明是极昼现象。该日,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最低值为0,该地太阳高度的最低值是11°43′,说明纬度比北极圈高11°43′,该地纬度是78°17′ N。所以A对。
【小题2】出现极昼现象,0点太阳从最低处开始升起,阳光经北极点上空照射到该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12点,太阳位于正南方向。24时太阳落下到最低处,阳光从北极点上空照射过来,太阳从正北落下。C对。
考点:日照图,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此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为
A.30°E
B.30°W
C.60°E
D.60°W
【小题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
C.50°N
D.50°S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北京时间为18时,是该地的正午时刻为12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即应在北京西侧经度相差90°,该地经度为30°E。选A正确。。
【小题2】图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可计算出夏至日时对应纬度是68.5;冬至日时对应纬度是21.5;即该地纬度介于21.5°和68.5°之间;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该地应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上课时间由7:40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该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小题2】材料中所涉及的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时间短,日出晚,日落早,为便于生活作息,合理利用光照,安排作息时间,故将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推迟,而将放学时间提前,D项正确;与A、B、C三项无关。
【小题2】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说明该地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均晚于北京,应位于北京偏西,只有B项正确。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与作息时间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8分)
A.图20是“地球公转位置与速度关系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有两点处于二至日位
置,此时地球公转至丙位置。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2)A、B为晨昏线和赤道的交点,此时A点正值日出。请在图21中画出此时刻的日照图,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
大的地区是 。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最小的点为 。
(4)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参考答案:(1)夏至
(2)见图
(3)23.5°N,45.5°W;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
(4)D
本题解析:(1)根据公转速度与地球位置的关系可知,夏至附近公转速度慢,冬至附近公转速
度快。判断丙处是夏至附近。
(2)根据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是北半球,夏至北极圈是极昼现象。
(3)夏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回归线,经度的地方时12时的经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
午太阳高度大一年最小值。(4)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日照效果和自然通风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经纬度的两座山体的迎风与背风坡面(下图) 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建筑物的高度、间距、位置直接影响日照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建筑物等高,坡度越大,向阳坡上的建筑物间距越小
B.若建筑物等高,坡度越小,背阴坡上的建筑物间距越大
C.若坡度大小相等,建筑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我国的主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