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 (3)本届展览会的主题是“绿色能源 引领未来”,为什么说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 参考答案:1、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天象开始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结束于当日20时35分,下图为此次月全食过程中某时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次日全食发生在10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任一时刻,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范围都各占一半;黄赤交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小题2】除极点外,全球各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因此①②两地自转角速度相等;自转线速度为纬度增加而减小,①②两地位于同纬度,线速度相同;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上的劣弧,②③两点均位于晨昏线上,因此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即两点间晨昏上的劣弧,因此从②到③的最短航线一直向西北;③④同位于赤道上,其经度之差为60°,因此其距离为6660千米;④地离晨昏线较远,其地方时为22点。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日(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________时,昼长为 小时。
(3)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________小时。
(4)(双选)在图中所示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
A.北京
B.新加坡
C.甲地
D.乙地
参考答案:
(1)夏至(1分) 23.5°N(1分) 180°(1分)
(2)晨(1分) 20(1分) 16(1分)
(3)8(1分) 24(1分)
(4)AD(对一个得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常见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可知:距N较近的虚线圈是北极圈,那么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结合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图示节气是夏至日;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由图可知180°经线此时位于昼半球的正中间,所以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2)在图中可以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根据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转变为昼的界线是晨线,所以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晨线上;仔细读图可知,图中经线把北极圈等分为12份,那么相邻的经线之差为360°÷12=30°地方时相差2小时;由于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图中乙点位于晨线上,位于180°经线以西,相差30°×4=120°;那么日出地方时为12-4×2=4时,日落时刻是12=4×2=20时;该地昼长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即20-4=16小时。
(3)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根据所求经线的地方时=已知经线的地方时±经度差÷15°(东+西-);可知北京时间是12-(180°-120°)÷15°=8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此时处于极夜期,所以黑夜长为24小时。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知,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由图结合实际可知,北京与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图中AD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新加坡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太阳大气结构从外向里是
[?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我国的主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