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27 20:36: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 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水网稠密?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稻不仅喜欢水湿的环境,而且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水系稠密的水乡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而人口迁移增加的丰富劳动力又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岛东侧洋流方向相同,性质相同 B.两岛地势都是西高东低 C.甲岛的比例尺大于乙岛 D.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 小题2: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B.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降水较少 C.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D.甲乙两岛降水量均为东多西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岛是台湾岛,乙岛是马达加斯加岛。甲岛东侧有台湾暖流经过,方向自南向北流,乙岛东侧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方向自北向南,A错。从甲图可以看出,岛上的地势是中东部高西部低,乙岛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东部高西部低,B错。根据图中两岛所跨的经纬度,计算两岛比例尺。在地图上,图幅相同,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即所跨的经纬度越多,比例尺越小,甲岛跨纬度约3度,跨经度约2度;乙岛跨纬度约12度,跨经度约5度,明显的看出乙实际面积大于甲,所以比例尺小于甲,所以C对。甲岛位于板块交界处,乙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D 错。 小题2:甲岛的气候主要是受季风影响形成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当然也有地形、洋流影响,但不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甲岛1月份受东北季风影响,多冬雨,乙岛1月份是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多雨,B错。7月份甲岛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乙岛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少,C错。甲乙两岛东部均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D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河流的径流量图,与钱塘江最为相似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参考答案:
(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AB
(4)大。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类的文化水平(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城市化水平等)
(5)优势: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不利因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由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积温数值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由于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
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地形、河流等自然原因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类的文化水平等有关。
综合分析经济区位。要从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合发展(?)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C.以小麦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华北平原农业,需综合判断,南稻北麦答案: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