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四个观测点的昼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E.①②③④
F.①③②④
G.①③④②
H.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数学模型推算特殊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分布规律的能力。第(1)题运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依次计算出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再结合特殊时期影子的朝向确定四地的纬度:①地为60°N,②地为52°36′S,③地为30°N,④地为21°34′N。故选A。第(2)题利用上题的答案,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A地此日昼长约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___。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
(4)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________ (大、小)。
(5)此日我们西安(约340N)某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调整为?度时能获得最大的热量。
(6)此日,西安(34.27°N、108.9°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
A? B?C? D
 
	参考答案:
(1)北纬17°,西经80°(3分)
(2)16小时(3分 )? 4点 (3分)
(3)34°(3分)
(4)小(2分)
(5)17(3分)
(6)D(3分)
	本题解析:
(1)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那么ABC弧线是晨昏线且B点北极圈附近,有极昼或者极夜现象;北极星的仰角是48°,说明当地的纬度是48°。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那么某地与B地的经度相同,纬度相差25°,B的纬度是北纬73°,经度为110°E,并且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可以肉眼观测北极星,说明B点以北的纬度有极昼现象,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17°,经度为西经80°。
(2)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可以肉眼观测北极星,那么自40°E到160°是即为A地所在纬度该日的夜长,时长8小时,那么昼长16小时,由此推知日出时间4点。
(3)B的纬度是北纬73°,经度为110°E,直射点的纬度北纬17°,那么B处正午太阳高度角34°。
(4)首先东半球是指20°W-160°E。日界线分别是180°附近和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通过计算,地方时为0点所在的经线是110°E。那么110°E-180°是新的一天;20°W-110°E为旧的一天。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小。
(5)太阳能的理想夹角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互余。34°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3°。则太阳能夹角为17°。
(6)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17°,西安看见的太阳视运动,应该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正南。D图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为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数之差为470
B.我国长城站(62013/S,58058/W)处于日落时分
C.我国黄河站(78055/N,11056/E)日影朝向西北
D.此后一个半月,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小于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结合图分析,M肯定是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则夏至日和春秋分时的最大太阳高度一样大,说明此地距离北回归线和赤道的距离是一样远,那么该地纬度是11°43′N。M值为53°51′,N值是78°17′。M、N的差值是24°26′,A选项错。春秋分北京时间13点日出,则该地的经度是15°E。长城站有极夜现象,B选项错。黄河站有极昼现象,日影西北。由于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因此接下来一个半月,太阳高度比N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点是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越是接近两极的地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越是明显,越靠近赤道的地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越小。广州最靠近赤道,故B正确,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2.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
A.公转速度较快
B.公转速度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北半球正值夏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