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地处山脉的背风坡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和臭氧空洞的问题。1.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知道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2.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
小题3:3.臭氧层空洞带来的后果主要是因为紫外心带来的影响所致还有会增加辐射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我国的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的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回答1—3题。
[? ]
[? ]
[? ]
参考答案:1、A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5分)
材料一: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说明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降水差异的原因。(4分)
(2)简述青藏高原种植业分布特点。(4分)
(3)以某能源为例,分析青藏高原该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
(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青藏高原雨部(东南部)降水较丰富,原因地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青藏高原中部以及北部降水较少,原因地处非季风区且地势高,青藏高原内部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4分)
(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和东北部湟水谷地,以河谷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4分)
(3)从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中任选一个种能源来说明该地区能源丰富的原因,言之有理,酌愔给分.(例如:以水能为例,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各河上游流经山区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4分)
(4)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图示的等降水量线判断,青藏高原的降水量东南多而西北少,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2)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是影响种植业分布的主要限制条件,故种植业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地势略低,则热量较充足。(3)青藏高原的主要能源有地热能(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太阳能可从地形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角度分析;风能主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水能主要从河流流量和河流落差角度分析。(4)三江源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建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珍惜动植物资源和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09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图12
(1)影响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粮仓”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如果农业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会引起哪些生态问题?(2分)
(2)图中甲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当地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6分)
(3)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建设,鄂尔多斯已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简述这些产业链的发展对当地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有丰富的黄河水源灌溉。(2分)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2分)
(2)接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2分)靠近黄河,水源充足;(2分)沿线有铁路运输,交通便利。(2分)
(3)有利影响:提高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4分)
不利影响: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2分)
本题解析:(1)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依靠引黄河水而发展了灌溉农业,成为“塞外粮仓”,说明其主导因素为灌溉水源。干旱地区过度用水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土地盐碱化。(2)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区域位置判断甲城市为包头,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影响其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从矿产资源、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3)(资源型)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主要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注意分为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概况,并结合影响农业、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资源型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