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效一个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惟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地区是我国北方,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故图示的挡风墙的方向应为北面,根据题意,可知工作门位于东面,因此水平气流向西。
【小题2】b处位于工作门附近,温差较大;a距离工作门远,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因此气温较高。
【小题3】单位时间直接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应为当地正午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时55份,可判断该大棚经度大约为121°E,可判断为山东省。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地方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气压带C、E分别是:                      、                          。
(2)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                                    、
D为                              。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                环流圈。
(4)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               ,多雨的是             (用字母表示)。
(5)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6)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7)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1分,每空1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3)低纬  
(4)GC   AE(全对才给分)  
(5)C   E  
(6)C  
(7)B
本题解析:
第(1)题,由C、E所在纬度可知,气压带C、E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第(3)题,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
第(4)题,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GC,多雨的是AE。
第(5)题,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C、E。
第(6)题,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西北风。
第(7)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气压带风带对应知识考查的淋漓尽致,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就不难作答。另外,答题时要看清要求,让用字母表示你就不要填写名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现将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规律技巧】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2.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
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2)全球的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
(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
(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规律技巧总结:①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②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③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图中所示的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太阳直射赤道时的理想位置。随着直射点周年移动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之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冬季南移,夏季北移,移动的幅度约为5—10个纬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12月22日~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0米  B.2000米  C.3200米  D.450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乙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显示,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同时各月降水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对。
【小题2】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上的温度为0℃,而丁观测站夏季的温度约为27℃,根据气温垂直变化每上升1000米,温度降低6℃的规律,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4500米,D对。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气候信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暴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气压分布形成分析,甲地位于冷锋附近,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后方,天气应是雨过天晴;丙地晴朗,是受反气旋控制;丁地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力并不强,无明显上升气流。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