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7-27 21:16: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最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 B.⑥ C.⑦ D.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主要表现在水量和结冰期方面。水量是由该地的降水量决定的,结冰期是由该地的气温决定的。气温、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所以是①箭头起作用,A对。②、③、④的影响与水文特征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C、D错。 小题2: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地表沟壑纵横。是长期受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所以最主要的环节是⑥,B对。⑤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气候不是地貌形成的直接原因,A错。⑦是地貌对水文的影响,C错。⑧是土壤对地貌的影响,土壤性质差异与地貌形成有关,但不是最主要原因,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D.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气候要素是西北内陆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具有耐寒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具有耐寒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的整体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如果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其他的要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
 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2.此图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A 2.D
本题解析: 1.关键是①和②,根据图示②可以生成泥炭、煤等可判断是绿色植物。 2.碳循环本身就说明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