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自19世纪20年代阿根廷宣布独立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下同)的主权问题上阿根廷就与英国存在争议。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就该岛主权问题爆发战争,最后阿根廷战败。但此后阿根廷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2010年2 月初,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
材料二:下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位置示意图。
(1)马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_资源。
(2)马岛之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之争。
(3)海啸是智利西部海域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请您提出几点防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油气;渔业
(2)资源
(3)建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系统;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等。
(4)马岛是南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冲,同时也是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前哨阵地和后方物资补给中转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2011年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通报,渤海蓬莱19-3油田周边和西北部海域,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
继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原油泄漏事件后,再次引起人们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关注。

(1)读“世界海洋石油污染区域分布示意图”,描述世界海洋石油污染区域分布特点。
(2)运用自然地理整体性原理,分析大面积油污区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世界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在大陆的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石油航线和主要海洋石油开采地区。
(2)污染区的油膜,影响海水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相对增多,加剧全球变暖;
(3分)油膜使海水不易蒸发进入大气,使污染区空气干燥,降水减少;油膜使海洋潜热转移(海水蒸发耗热、凝结放热)减少,污染区大气使年、日较差变大,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污染。
(1)结合图示,由于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自于陆地和海洋石油开采及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故可分析海洋石油污染主要集中的区域。
(2)由于海面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水热交换,主要主要从油膜覆盖后,减弱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而影响了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6为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a处和c处海底岩石年龄大小,并说明原因。(4分)
⑵简述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⑶A国地狭人稠、资源匮乏,因而不断加大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力度,其主要的利用方式有哪些?对该国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_。(7分)
参考答案:⑴a处岩石年龄老于c处岩石(或c处岩石年龄比a处轻)(2分),原因:海底岩石在洋中脊形成,在海沟消亡,c处比a处更靠近洋中脊。(2分)
⑵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优良港湾;海域广阔;大陆架、滩涂宽广;海洋资源丰富。(任答2点得4分)
⑶填海造陆;发展海洋交通;海洋捕捞;海底矿产资源开采;海水化学资源开发。(答对3点给3分,合理可酌情给分)缓解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 ? 某年12月初,一艘客船从挪威西海岸某港口出发,次年2月底到达上海港,据说途中遇到以下情况,请判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并说明理由。
(1)上午8时船刚出发时,看到港口附近停泊着许多渔船,船上灯光闪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地中海时,遇到多雨天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红海时,看到岸边有大片茂密森林、野象成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入印度洋时,逆风、逆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南海,进入台湾海峡时,遇到台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过舟山群岛海域时,正值墨鱼汛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可信。因为挪威渔业发达,地处北极圈附近,此时昼短夜长,在上午8点可见灯光闪烁。
(2)可信。因冬季此处受西风带控制,故顺风。大西洋海水比地中海海水盐度低、密度小、水面高,表
? 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故顺水。
(3)可信。因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4)不可信。此处气候干旱,没有大片茂密的森林,也不可能野象成群。
(5)可信。因冬季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故逆风。此时印度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逆水。
(6)不可信。因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冬季没有台风。
(7)不可信。因墨鱼汛期在夏季,不在冬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选修2—海洋地理】
下图为渤海在某一起重大的海洋溢油事故中,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渤海西部MN之间地带主要是哪种类型海岸?据此推测本次溢油所产生的海洋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什么?(6分)
(2)简要分析本区海洋容易发生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有效措施。(9分)
参考答案:
(1)类型:淤泥质海岸。(2分)危害:①使本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渔业资源损失严重;?②给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带来严重危害。(4分)
(2)原因:①海域较为封闭,海水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②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包括石油开采与运输),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4分)
措施:①禁止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加强污染源的控制;?②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③加强执法力度与宣传教育。(答对2点,得5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在MN之间有河流注入,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导致MN之间形成了淤泥质海岸。
根据图例分析,本次溢油使本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渔业资源损失严重。给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带来严重危害。
(2)读图可以看到,该海域较为封闭,海水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石油开采与运输活动频繁,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排污量大,超过了海水的净化速度。治理海洋污染,要禁止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对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加强执法力度与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