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C.甲河流量更大 D.乙河入湖口较深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巴尔喀什湖东半部的湖水是咸的,不适合农业灌溉。故本小题选A。
小题2:可能由于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甲河流量比乙河流量大,故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
小题3:由图可知,图中沙漠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并注意从题文中提炼地理信息,如“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中的“东咸西淡”,这就暗示了巴尔喀什湖东半部的湖水不适合农业灌溉。
【知识拓展】巴尔喀斯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巴尔喀什湖东半部的湖水是咸的,而西半部的湖水却是淡的。原因是,从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该湖地处中亚心腹地带,气候极度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巴尔喀什湖有其特殊之处,其一,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而湖泊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
(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
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3)图中C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棉花带 B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C乳畜带D玉米带 E小麦带(5分)
(2)温带海洋地中海(2分)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汽。(2分)
(3)铁矿资源丰富;靠近煤炭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5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的美国农业分带的相关知识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
第(2)题在美国的西海岸由于受高在的落基山脉地势的阻挡,使得西部海岸带上的地中海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都呈狭长分布
第(3)题美国东北的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其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水源及开发历史较早,工业基础较好等因素有关
点评:本题以美国本土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美国的农业 分带、西部海岸地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美国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试题具有较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四个地区的湖泊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湖泊,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四个湖泊与其成因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甲——火山口湖
B.乙——冰蚀湖
C.丙——堰塞湖
D.丁——河成湖
小题2:下列关于甲湖泊和与其相连的河流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夏季时①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
B.当地夏季时②河段的水可能流入甲湖泊
C.当地冬季时甲湖泊的水可能流入①河段
D.当地冬季时甲湖泊的水可能流人③河段
小题3:关于乙湖泊所在附近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玉米
B.有该国著名宇航研究中心
C.其工业是以传统工业为主
D.季风气候显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甲湖是我国的鄱阳湖,形成原因是断裂下陷形成,乙湖是美国的密歇根湖,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丙是非洲的维多利亚湖,是盆地凹陷形成;丁是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B正确。
小题2:湖泊水和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汛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甲湖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是汛期,所以A正确;②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所以河流水不能流入湖泊,B错误;①③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所以湖泊水不能流入①③河段,C? D错误。
小题3:五大湖附近是美国的乳畜带,A错误;该区域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所以B错误,C正确;该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参考答案:
(1)12(或1、2)(2分)?亚洲大陆东部等温线向南弯曲,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1036百帕 (4分) 自东向西(2分)?顺时针(2分)
(2)450mm以下覆盖率很低,450mm以上覆盖率迅速增加(4分)
(3)300? 450(2分)?降雨侵蚀力明显高于植被覆盖率(4分)?等于大于530(2分)
(4)宁夏大部(3分)、陕西中部和北部(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情况,亚欧大陆气压高,所以应为北半球冬季,所以所示的是1月前后,判断依据主要是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1036百帕,因为印度海域盛行东北季风,所以洋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区域大洋环流方向与季节无关,是顺时针。
(2)概括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与降水的关系总体趋势是降水量增大,植被的覆盖率也增大,但450mm以下覆盖率很低,450mm以上覆盖率迅速增加。
(3)根据图示降水量位于300mm-450mm之间降水侵蚀力与森林覆盖率的差值越来越大,在此区间内水土流失严重。当降水量≥530mm时,降水侵蚀力≤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效果好。
(4)根据我国降水量黄土高原范围图和年降水量判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是宁夏大部、陕西中部和北部。
点评: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季节,根据季节判断北印度洋洋流流向;材料二与材料三要认真阅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东盟国家局部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东盟的是
A.越南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孟加拉国
小题2: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A.气候类型
B.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C.全年盛行风向
D.全年高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孟加拉国为南亚国家,而不是东南亚国家。
小题2:图示①②位于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③④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域文化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