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判断,①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判断位于赤道;②③两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且同一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③大,故判断②地纬度较③低。④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南半球,且④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与③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判断③④两地纬度相同,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选A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赤道,一年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6°34",A错误;由于6月10日较6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高,故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正确;
小题3:⑤曲线表示该地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长,故判断位于北半球,而夏至日昼长约18小时30分,判断该地的纬度较高,故与③地最接近。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南北半球和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判断纬度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校20l3年9月23日旗杆(高5米)影子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
A.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
B.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高
C.容易受伏旱天气的影响
D.地形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小题2:该地区北缘近几年发展起水稻种值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看图北京时间11:40影长最短,说明是地方时12点,可以推算出该地是130°E。日影为5米,说明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角45°,算出该地是45°N,我们锁定该地为东北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条件,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高。
小题2: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的热量,水稻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高,近几年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在保温技术上进行突破,或者是改良品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中国区域差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