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需求的高低
B.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各旅游区旅游活动的规模
C.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由旅游点接待参观的能力所决定
D.发展旅游业除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应重视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埃及面积100.145万平方千米。人口达7950万。埃及受自然条件制约,资源和物产比较单一,工农业生产有待发展。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3%,农产品产值占GDP的18%;工业基础薄弱,行业发展也不平衡,2001年工业生产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埃及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埃及第一大创汇来源, 大大高于其他几个外汇收入来源——石油出口收入、苏伊士运河通行费收入和海外劳工汇款。旅游业已成为埃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从业人员与农业、工矿业从业人员三分天下,各占30%左右。
材料二:埃及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之称。在尼罗河谷、地中海畔以及西部沙漠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埃及古代文明的遗迹。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之谜、天外飞仙般的巨大壁画和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开罗近郊吉萨高地上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距今约有4500年历史,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尼罗河畔的卢克索,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游胜地。埃及历史名城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誉。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红海海滨城市都有许多优良的海滨浴场和海上游乐场所。
(1)据材料一回答:埃及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埃及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参考答案:(1)埃及人口众多(1分),工农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分)。发展旅游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1分),增加国家外汇收入(1分),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分)。(2)埃及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价值极高,且相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和红海沿岸,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距欧洲发达国家近,客源市场好。
本题解析:
(1)旅游业在埃及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埃及外汇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是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的关键行业。埃及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旅游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旅游区区位分析方法是:1.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旅游景点多)和地域组合状况。2.市场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4.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5. 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埃及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价值极高,且相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和红海沿岸,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距欧洲发达国家近,客源市场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带,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C。境内的八达岭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千家店镇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以木化石为主题的地质公园。
材料2:近年来,北京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结合图文信息,用实例评价延庆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化木景区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A.重点开发硅化木景观质量好的地段,突出景区特色
B.景区内新建大型宾馆、别墅,方便游客食宿
C.在主要景点之间兴建自驾越野车线路
D.接待设施的色彩、式样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答案:(1)八达岭长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如滴水湖自然风景区等)品质优良,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组合(集群性)好,经济价值高;有八达岭高速路、110国道等,自驾车、公交车均可到达,交通通达性好:依托北京旅游市场,市场距离短;依托中小城镇,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不结合具体实例,得分减半)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2.3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 2011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1)材料中反映出的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4分)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2分);科研价值高(2分 )。
(2)(6分)旅游(游览)资源类型相似(2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2分);交通不便(2分)。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青海旅游的人数较少,但是旅游收入较高,而且旅客多为专业/文教科技人员,说明青海省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和科研价值高。
(2)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主要是西藏和青海都位于青藏高原之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常类似,旅游资源类型相似,加之西藏自治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两省区间交通不便,所以到青海省旅游的西藏人数较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以下景点的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一线天——俯瞰
B.神女峰——置身其中
C.洞庭湖——登岳阳楼
D.青海湖鸟岛——冬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一线天等景观应置身其中欣赏;神女峰等地貌酷似景观应选择特定的位置欣赏;洞庭湖等较大的湖泊应选择置身高度,故C项正确;青海湖鸟岛应在春季候鸟到来的时间欣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