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某国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该国乡村人口比重约为2.形成上述国家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
A.25%
B.36%
C.42%
D.58%
E.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F.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
G.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
H.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注意题目要求乡村人口的比重,直接读图乡村人口约35(百万);总人口约60(百万);计算即可。
2.上述人口的城乡比重反映了城市化水平(42%);城市化的发展应由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决定,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B.城市建设经验不足
C.人口素质不高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地的城市化发展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化的关系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下题。
1.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2.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E.②③④
F.①②③
G.②④⑤
H.①⑤⑥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考查区位分析。
1.根据图例可知,该城市有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湖南缺少石油资源;湖南位于中部地区,技术不是很先进。而石化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需要考虑交通和市场因素。因此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住宅基地变化率曲线,分别表示的是: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村、村中心、村周边
B.全村、村周边、村中心
C.村周边、全村、村中心
D.村中心、全村、村周边
E.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F.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G.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H.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城市化。由于城镇化的影响,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人口、房屋少),导致人口集中地不断向外转移,形成高峰值,据此,a、b、c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村周边。考生在于理解随城市化的影响,村中不断空心化,即最大值不断向村外移动。故选C。
2.此题简单,考生根据题意:“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得出结论——农业人口转化成非农业人口,是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城市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是城市目前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B.城市规划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不必考虑太长远
C.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D.城市规划只对大城市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有利,中小城市不用考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只有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所以,城市规划虽然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但要考虑它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并且大、中、小城市的建设都应考虑城市规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