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沙尘暴强度增大,频率降低 B.草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气温日较差减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读图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坡度与滑坡的发生面积不成正比关系。
小题2:直接根据乙图判断,滑坡与土质有一定的关系,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小题3:水库建设能调节河流径流量,而滑坡的发生与河流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陡坡开荒和开山采石都会破坏坡面的植被等,导致滑坡多发。B、C项错误。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建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是防治滑坡的一般措施。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适宜高二基础性训练,学生能利用图示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地质灾害的一般治理措施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读图综合分析能力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灰主要分布在火山的西北方向且离火山越远厚度越小,由此可以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东南风。
小题2:火山灰使近地面气温下降,则反映了火山灰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借鉴云层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的原理分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云层和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火山灰厚度等值线与风向的关系,并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风灾是指大风造成的气象灾害,它包括寒潮大风、雷雨大风、龙卷风、飑线等,一般认为平均风力达6级(≥10.8m/s)或以上大风就有可能造成风灾。下图为湖北省1963~2011年大风灾情逐月分布特征图。?
(1)归纳湖北省大风灾害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产生大风灾害的主要原因。(9分)
(2)指出该省农业部门防治风灾可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9分)春夏季多,秋冬季少(4~8月较多,9~次年3月较少(3分);春季锋面活动频繁;夏季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春季夏季农作物生长期易受灾害影响大,损失较重。(6分)
(2)(6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发布大风警报;在大风来临前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加固;
种植防风林(退耕返林);培育、种植抗风能力较强的品种。
本题解析:
(1)读柱状图,灾害次数4~8月较多,9~次年3月较少,也就是春夏季多,秋冬季少。大风灾害其实就大气的水平运动,从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来说明原因。春季锋面活动频繁,夏季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2)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首先要监测预报,所以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发布大风警报。风灾是由极端天气现象造成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要改善环境,种植防风林(退耕返林),风灾造成农业损失较重,要培育、种植抗风能力较强的品种,在大风来临前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加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亚欧大陆上,受寒潮、水旱灾害等气象灾害影响最频繁的地区是
[? ]
A、中亚内陆地区
B、东亚季风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西亚沙漠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资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