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材料二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林区,但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森林面积大幅下降。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封山育林,取消木材进口关税,鼓励木材进口,特别是自2015年4月1日起,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目前,俄罗斯原木大量向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45%。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判断图中M区域的农业类型,并说明理由。(13分)
(2)分析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的原因。(10分)
(3)分析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木材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13分) 林业(3分) 等雪期线在M地区向南(或西南)凸出(2分)。表明M地区雪期长于其东西两侧,即M地区气温较低(2分),因此,其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2分),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2分)。
(2)(10分)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2分)。天然林商业采伐会导致东北地区森林面积下降,造成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旱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3)(8分)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增;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运输距离近,运费低;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木材进口(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雪期线在M地区向南,或向西南较低纬度凸出。判断M地区雪期长于其东西两侧,即M地区气温较低,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所以农业类型为林业。
(2)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天然林商业采伐会导致东北地区森林面积下降,造成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森林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旱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
(3)根据材料二,由于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增。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运输距离近,运费低。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木材进口,取消木材进口关税。
考点:等值线图,区域农业类型,我国天然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北岛图。
材料二:新西兰人口密度为16人/km2,旅游业和农牧业发达,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南岛的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是地球上环境最佳的观星地点之一;该地气候环境干燥稳定,常住居民300多人,入夜后原居民严格管理灯光的使用,是第一个获得最高级黄金评级的保护区,这充分肯定了当地清澈纯净、无光污染的夜空环境。
(1)说明新西兰北岛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2)新西兰北岛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简析该岛温泉资源丰富的地质条件。(2分)
(3)说明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获得最高级黄金评级的保护区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2分);地势中高周低(2分)
依据:等高线的数值与分布(2分)
(2)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边界处(板块名称不写可以,写错不给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2分)。
(3)①气候干燥稳定,能见度好;②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能源以水电为主,大气污染少;③有严格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答对任意两点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的数值与分布判断,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中高周低。
(2)北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边界处,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使地下水增温,出露地表形成温泉。
(3)根据材料二,南岛的奥拉基麦肯奇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气候干燥稳定,能见度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能源以水电为主,大气污染少。有严格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利于进行天文观测,所以获得最高级黄金评级。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板块构造理论,地热丰富的原因,区域天文观测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石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最合理的是
A.6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200米
E.③镇、乙村
F.I山山顶、②镇
G.④镇、Ⅱ山山顶
H.甲村、Ⅱ山山顶
I.M线
G.N线
P线
Q线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①河流上游,最高处海拔为1000---1200米之间,而乙村的海拔为200---400米之间,故计算两地的高差为600—1000米。学生容易受Ⅱ山山顶为最高海拔的误导,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仔细读图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图示地形高处的具体海拔高度比较分析。
2.连接图示①处与选项各地,①与②、③、④城镇之间经过ⅠⅡ山山顶,不能看到;①与乙村之间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而只有①地与甲村和Ⅰ山山顶之间没有凸出的地形阻隔,能够看到。
3.N线距离较近,没有跨越等高线,公路沿线地势较平缓,为最佳公路路线。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