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A.经营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农场,机械化水平高
B.按生产目的分类是商品农业,面向国际市场
C.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E.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F.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产高
G.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H.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否理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区。
1.图示乙混合农业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水源不足。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生产投入的劳动力较少,故B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利比里亚自然地理要素图”及相关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利比里亚是传统的农业国,全国可耕地面积380万km2,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13%,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2005年水稻单产仅为170斤/亩,粮食不能自给,60%依靠粮援。近年来中国与该国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1)甲城为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雨都”之称。试分析甲城夏季降水丰沛的原因。
(2)简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并简析其自然原因。
(3)简析该国水稻单产较低的原因和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湿作用明显;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海平原(及西北部高原)。
原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西北部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原因: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
条件:耕地面积广(沿海平原和河流谷地面积广);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土壤肥沃等。
本题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城夏季降水丰沛的原因: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湿作用明显;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由该国城市的分布可以判断,该国人口分布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及西北部高原)。造成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是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西北部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利比里亚位于非洲,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是造成水稻单产较低的原因;利比里亚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耕地面积广(沿海平原和河流谷地面积广);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土壤肥沃;中国与利比里亚的合作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利比里亚的气候、人口分布及水稻产较低的原因、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
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温带,故冬小麦、油菜、芝麻等农作物不适宜种植,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2.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此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E.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F.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G.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H.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I.被陆地高压切断
G.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被海洋上的高压切断
被陆地低压切断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判断图示反映的季节为北半球夏季,7月。
2.根据图示①位于东亚,直接根据图示读出其风向为东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若为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则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上气温较海洋高,故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而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考点: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直接根据图示的东亚和南亚的季风风向可判断冬夏季节,并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的差异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该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4分)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4分)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8分)
参考答案:(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2分)原因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2分)
(2)B地位于太行山前迎风坡,降水几率大,降水量多哦;(2分)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几率小,降水量少。(2分)
(3)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2分);并且此时受台风影响较小。(2分)亚热带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较小。(4)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答对4点即可得8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华北与长江二地的气候特征影响降水,根据降水的变化分析河流的流量变化。(2)AB之间是太行山,由于地形影响降水。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3)长江的气候特征影响降水,根据降水的变化分析河流的流量变化(4)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