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昆明所在高原地形特点?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施工
B.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C.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D.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
A.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参考答案:1、AC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1)——(2)题。

(1)由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 ]
?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
? B、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 C、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
? D、东、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于
[? ]
? A、1980年
? B、1985年
? C、1988年
? D、1992年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2分)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和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

(1)分别比较R地的气温与旧金山有何不同以及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6分)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野外考察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6分)
(3)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两方面简要分析图示区域内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10分)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 西部沿海地区
| 东部内陆地区
|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
| ?
|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 ?
| ?
|
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 ?
| ?
参考答案: (1) R地的气温与旧金山比,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3分)B处降水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降水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3分) (2)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南北纵列,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6分) (3)(10分)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西部沿海地区 东部内陆地区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平原和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即可)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即可)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土壤次生盐碱化 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本题解析: (1)与旧金山相比,R地气温特点可以从两地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考虑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纬度位置等,比较图中两地的地理特征,不难作答。B处和A处相比,B处地势高,易形成地形雨;与C处相比,B处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 (2)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的构成,地形区的分布来描述。区域图中有山脉、谷地、盆地等,说明类型多样,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各地形区之间的位置关系。地势是指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区域图中主要河流往西和往南流,剖面图可以看出大致东高西低,所以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 (3)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考虑,两者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气候方面,西部沿海地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 东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决定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光、热、水。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别主要从农业生产的类型、生产方式、主要农产品来表述。西部地区夏季干旱,排灌不当容易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东部地区生态脆弱,气候干旱,过度放牧会导致荒漠化,排灌不当更容易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D.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海企业把相关的生产转移到重庆,符合产业转移的性质,没有跨越国界,故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材料判断产业转移的类型,属于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