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沙丘地貌,风是由缓坡吹向陡坡;树要种在背风坡,即南坡,可阻挡沙丘前行。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判断,①作用使岩石由大块变小块、变碎屑物,故判断为风化作用;②作用使风化、侵蚀的碎屑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在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故属于外力搬运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①(桂林山水)、②(千沟万壑)均为流水侵蚀地貌,③为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④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D。
【小题2】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为流水侵蚀作用所致,该种沟谷地貌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中南半岛等地区。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白帝城是长江三峡的著名景观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完成1~2题:
1.诗句所描绘的壮观景色,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
A.搬运作用?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2.长江下游两岸开阔平坦,正所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成因是?
[? ]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与200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0年(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B.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C.雨季坡面下渗量增加
D.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小题2】图中最早形成的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与2000年代相比,2010年代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A错;下渗增多,坡面的径流量减少,B错,C对;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D错。选C正确。
【小题2】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图中④沉积层形成最早;①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③在④之后,在①之前形成;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应晚于③、④岩层的形成。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植被覆盖率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图》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