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时,因为各地的纬线长度不一样,所以在自转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线速度,因赤道上的纬线最长,所以赤道上的线速度最大;有的地方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24小时昼夜更替一次;地球上大部分地方的自转角速度是15°/小时,但南北两个极点速度为0,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小题2】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该图为“嫦娥二号”绕月运行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嫦娥二号”与地球、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小题2】“嫦娥二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嫦娥二号”和月球都围绕地球运行,故为同一级天体系统。
【小题2】10月1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层次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示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天体关系和公转轨道图判断天体系统和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是
A.东北北部
B.新疆西北部
C.四川盆地
D.海南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川盆地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盆地地形,水汽不宜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与城市.. |